目前全球傳統農藥已現產能飽和、行業利潤下降的趨勢, 非農用農藥市場增速大大超過傳統農藥市場,而且非農用農藥產品除了其本身的價值外,還能激發更大的服務性市場。在傳統農藥市場之外,非農用農藥將開辟一個高利潤的新領域。這是記者從上周在上海召開的第一屆中國國際非農用農藥研討會上了解到的。
英國農業信息服務公司(AIS)主席羅德·帕克(Rod Parker)稱,2010年,全球非農用農藥市場的年銷售額高達200億美元,增速大大超過傳統農藥市場。中國非農用農藥市場的年銷售額達17億美元,約占全球市場份額的9%。帕克預計,2015年全球非農用農藥產值將達298億美元,其中,美國80億美元,中國25億美元。但那時中國的人均消費也只有1.83美元,與美國人均24.65美元相比,依然差距很大。由此來看,擁有龐大消費群的中國市場有著巨大的增長潛力。
帕克表示,國外殺蟲公司對中國產質優價廉的非農用農藥有著強烈的采購需求,同時這些企業也期望找到中方合作伙伴,以打開中國市場。專家認為,國內農化生產企業只需利用原有原料,按照殺蟲公司的配方和包裝要求進行定制生產,即可在傳統農藥市場之外開辟一個高利潤的外貿新領域。
帕克還說,非農用農藥產品除了其本身的價值外,還能激發一個更大的服務性市場,因為非農用農藥的施用一般是由專業殺蟲公司進行的。比如在專業消殺領域,15億美元的非農用農藥產品價值往往可以支撐起規模達160億美元的服務性市場。